第十二批30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267件遺物回國
本報記者 任彤彤
2025年09月13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近了,更近了!
隨著飛機轟鳴聲越來越響,空軍運—20專機和負責護航的4架殲—20戰斗機組成編隊飛抵機場上空。
9月12日10時57分,載運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的空軍運—20專機緩緩降落在遼寧沈陽桃仙國際機場,30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267件遺物,由我空軍專機從韓國接回祖國。機場以“過水門”最高禮儀迎接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家。
11時25分,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迎回儀式開始。現場一片庄嚴肅穆,全體人員向烈士遺骸三鞠躬。
環顧四周,現場許多人眼含熱淚,這淚水中,承載著跨越時空的思念,更承載著對英勇先輩們的深沉敬意。
國旗為蓋,軍樂悠揚。儀式結束后,志願軍烈士遺骸棺槨在70輛警用摩托車組成的騎警車隊護衛下,由6輛軍用運輸車送往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時隔七十余載,英雄終於回家了。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5周年。歷經2年零9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志願軍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在這場戰爭中,19.7萬多名英雄兒女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和平獻出寶貴生命。
為了迎接英雄回家,人民空軍對飛機呼號、空中和空地通話等方面專門作了精心設計。運—20使用“跨江50”呼號,4架護航的殲—20使用“凱旋”呼號。這蘊含著人民空軍對先烈跨越時空的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
“不管過去了多少年,我們都會在這裡等英雄回家。”第五次執行烈士遺骸迎回任務的禮兵武繼洋說。
全國見義勇為模范代表張寶付難掩激動:“我雖然已經退休了,但還是要帶頭學習英烈的精神。作為中國人,脊梁要一直挺得直直的!”
在儀式現場,文藝工作者朱一龍聯想到了自己在電影中飾演過的志願軍戰士角色。他動容地說:“70多年之后,祖國接你們回來了。現在,我們也會帶著你們的理想繼續前進。”
烈士們的功績彪炳千秋,烈士們的英名萬古流芳。他們是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最可愛的人”。
從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到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這一路29.7公裡,設置國旗近3500面。“山河記得您 我們記得您”“祖國從未忘記 人民永遠銘記”“以城之名 迎接英雄”……一個個亮起的大屏,一面面鮮艷的旗幟,一雙雙含淚的眼眸,都在表達著對英雄歸家的期盼。
護送烈士遺骸的車隊緩緩駛過,沿線站立著許多前來迎接的群眾,他們朝著車隊行駛的方向久久凝望,不願離去。
人群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員工代表尤為顯眼,他們手持沈飛自主研發的軍機模型站在路旁。沈飛技術專家劉偉建表示:“作為航空工業的職工,我們的戰機守護祖國的藍天,迎接烈士歸國,我們深感自豪,同時也為祖國今天的強盛感到驕傲。”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精神引領。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我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作為“黃繼光英雄連”的官兵代表,劉金池堅定地說:“我們肩負著黨和人民的厚重期許,我們有決心、有信心,也有能力戰勝一切來犯之敵。”
9月13日10時,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將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志願軍烈士紀念廣場舉行。
2014年以來,中韓雙方已成功交接1011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退役軍人事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已經順利完成前11批981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鑒定比對,並成功為28位在韓志願軍烈士確認身份、找到親人。
來到陵園,91歲的志願軍老戰士曾國興堅持把功勛章、紀念章從胸前摘下,穿著最朴素的軍裝。雖然也在戰場上立過功、受過傷,曾國興卻表示,這些與犧牲的烈士們相比不值一提:“我永遠敬重、學習、銘記他們!”
9月11日起,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辦抗美援朝英烈主題展——“最可愛的人”。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管理中心社會教育部部長王春婕介紹,此次展覽由退役軍人事務部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遼寧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抗美援朝紀念館承辦,展覽內容分為3個部分:特級英雄、一級英雄以及英雄集體。“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來到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參觀此次展覽,並為烈士獻花,表達緬懷思念之情。”王春婕說。
初秋的烈士陵園內,碧空如洗,鬆柏蒼翠。95歲的志願軍老戰士程茂友剛剛在九三閱兵現場觀禮,經過幾天簡單休整,就迫不及待地來到沈陽迎接戰友回家:“只要我還能動,就要到現場接他們。這次,我要把閱兵儀式現場的震撼告訴他們,國家強大了,你們安息吧!”
(胡婧怡、辛陽、王棟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13日 05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