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休戚與共 萬裡同心(以物鑒史)

寧 一

2025年09月13日08: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蟻光炎先生葬禮上南星影片有限公司敬獻的挽幛。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

  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的展廳中,靜靜陳列著幾件特殊藏品,它們訴說著一位愛國僑領的赤子情懷。這些藏品均來自領導泰國華僑開展抗日救國運動的僑領、泰國中華總商會主席蟻光炎的兒子蟻錦中。2008年,他懷著對父親的懷念與對歷史傳承的責任感,將這些珍貴物件捐贈給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每件藏品背后,都有著一段令人動容的故事。

  在博物館第四展廳,有一張1939年泰國華僑公祭蟻光炎先生大會的照片。照片中,眾多泰國華僑神情肅穆、面容悲戚,他們懷著沉痛的心情悼念這位為抗日救國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僑領。那一張張堅毅而哀傷的面孔,展現出海外華僑在國難當頭之際,團結一心、共御外敵的強大凝聚力。

  旁邊展櫃中,一件1939年11月沾有蟻光炎被害時血跡的白色旗袍,無聲地控訴著敵人的殘暴。1939年11月21日晚,愛國僑領蟻光炎與夫人劉若英在曼谷耀華力路的杭州戲院門口,遭到日偽埋伏的槍手襲擊。罪惡的子彈穿透了蟻光炎的身體,他的鮮血染紅了妻妹劉素影的白色旗袍。這件旗袍,成為那段黑暗歷史的直接物証,它見証了一位愛國僑領為正義、為祖國所付出的生命代價。即便面對死亡威脅,蟻光炎先生始終堅定地站在抗日救國的前線,毫不退縮,用自己的生命詮釋對祖國的熱愛。

  館內還珍藏著1939年蟻光炎先生葬禮上南星影片有限公司敬獻的“為國捐軀”挽幛。黃底黑字,庄重肅穆,短短四字,高度概括了蟻光炎先生光輝而壯烈的一生。在國家遭受侵略、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蟻光炎挺身而出,借助自己在泰國商界與僑界的影響力,積極組織抗日救亡活動。他帶頭拒絕賣米給日本,抵制日貨,削弱了日本侵略者的物資補給﹔組織義演、舞“救國醒獅”,激發僑胞的愛國熱情﹔帶頭認購救國公債,為中國抗戰籌措了大量外匯資金。他還以中華總商會名義發函介紹愛國僑生到陝北公學學習,並資助路費。他為祖國抗戰四處奔走,嘔心瀝血,直至獻出寶貴生命。“為國捐軀”的挽幛,成為后人對他英勇事跡的永恆銘刻。

  展廳中還有蟻光炎墓表拓片。墓表上的文字,詳細記錄了蟻光炎先生的生平事跡與偉大貢獻。從早年在泰國艱苦創業,憑借勤勞與智慧在商界嶄露頭角,到抗戰時期積極投身救國運動,不畏強權、不懼威脅,始終堅定地支持祖國抗戰,蟻光炎先生的每一步都走得堅實有力。墓表不僅是對蟻光炎先生個人功績的肯定,更是一座精神豐碑,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國家繁榮、民族復興而不懈奮斗。

  這些藏品,跨越時空,齊聚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它們是歷史的見証,也是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體現。蟻光炎先生雖已遠去,但他的愛國事跡與崇高精神,通過這些藏品得以永久留存,並不斷激勵著后人。

  海外華僑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僑胞為取得抗戰勝利作出卓越貢獻,深刻詮釋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休戚與共、命運相連”的重要內涵。在今年這樣的歷史時刻,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精選館藏300余件實物、影像及文獻資料,全景式呈現華僑在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

  (作者為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副館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13日 07 版)

(責編:唐宋、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