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瑤
2025年10月28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浙江嘉興,巨型月亮裝置泛著暖黃光暈,與南湖的波光交相輝映,沿湖開張的水市游人如織﹔山東東平,上百盞仿宋宮燈點亮大宋不夜城,身著古裝的NPC(非玩家角色)分散街巷、與人互動,笑聲充盈古城……全國有不少景區開放夜間游覽,游客專門等入夜才來探訪,隻為邂逅夜幕下的燈火。
夜幕下的燈火中,發展的脈搏在跳動。有報告顯示,我國城市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大型商場每天18時至22時的消費額佔比超過全天的50%。餐飲、購物、文旅、體育等多個領域被點亮,古鎮、河流、樓宇等在夜色中展現別樣之美——近觀、遠望夜幕下的燈火,可以洞見人文經濟學的奧妙。
近觀,可見游人心曠神怡。江蘇蘇州,平江路上的評彈茶館裡,游客品茶聽曲至深夜﹔湖北武漢,漢陽江灘公園裡,家庭親子嬉戲的歡笑聲此起彼伏……在夜幕下的燈火中,游人之樂已不只是“吃一頓飯、買一件貨”,更在於“尋一段趣、享一份閑”。尋求情緒價值的滿足,正是消費升級的生動體現。
遠望,可見城市“神採奕奕”。加強規劃引導,串聯特色街區,推動大商圈與小街巷協同發展﹔圍繞吃喝玩樂,綜合文化、餐飲等多樣需求,推出深夜食堂、博物館奇妙夜等新業態﹔結合城市獨特風貌,利用燈光秀、無人機表演等新手段,描繪醒目IP符號,打造城市新名片……城市功能、文化特色與民生需求深度融合,城市的活力向夜幕深處延伸,能打開發展的新時空。
夜幕下的燈火,因傳統與現代碰撞出的火花而閃亮,因經濟與文化的相映生輝而別致。
地方特色,用心雕琢更能彰顯獨特之美。一域鄉土有一方之美,深入挖掘這些獨特元素,避免盲目跟風、生搬硬套,是發展“夜經濟”的必經之路。比如,工業城市可開發工廠夜景游,海濱城市可做足“夜海”文章……點亮夜幕的不隻有“啤酒烤串大排檔”,用本地特色裝點紛繁夜景,夜幕下的燈火才會持續流光溢彩。
歷史文化,隻有與新興業態碰撞融合才能煥發新生。河南開封基於歷史文化風貌,推動夜間多元業態融合發展,逛夜市、游御河、看演出、住民宿成為消費“一條龍”。也有一些城市,將文化元素與數字技術結合,打造夜間網紅打卡點,通過文藝展演、賽事活動,創造消費新場景。用新技術、新方式、新樣態創新人文經濟的“表達方式”,城市就能在豐厚滋養中不斷煥發生機和活力。
煙火氣裡,暖心的服務是人們青睞夜間經濟的重要原因。立足消費者視角,優化停車場、公共交通等配套服務,增設母嬰室等便民設施﹔設立專項資金,簡化夜間市集、外擺經營審批流程,為經營主體提供一站式服務……關注具體而微的需求,以暖心服務呵護消費熱情,夜幕下的燈火將會更有人情味,從而吸引來更多人氣。
遠看恢宏、近看精致,夜幕下的燈火既是潑墨的大寫意,也是細膩的工筆畫。以特色定位錨定方向,以業態創新豐富供給,以靈活運營提升效率,以溫情服務優化環境,夜幕下的燈火將為人們帶來更多歡愉與滿足。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28日 05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