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側記
本報記者
2025年11月10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坐上“腦控輪椅”,僅通過意念即可控制輪椅完成前進、后退、轉彎等動作﹔兩台具身機器人在展廳裡表演格斗,使出的“左勾拳”與“回旋踢”兼具靈巧與力量……
11月6日至9日,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在浙江烏鎮舉行。會場內,670家國際知名企業和機構線上線下聯動參與,一項項頂尖科技成果令參觀者大開眼界。
本次博覽會以“AI共生、智啟未來”為主題,“人工智能+”自然是展示的重點。
輸入一張烏鎮白蓮塔的照片,數秒之內,一座立體鮮活的3D模型便出現在展示設備上。塔身高低錯落,檐角懸挂的風鈴輪廓甚至牆面沉澱的歲月紋理都被精准復刻……在騰訊展位,混元大模型的3D建模功能吸引了不少參觀者。
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算力設施的迭代支持。
博覽會現場,中科曙光的單機櫃級640卡超節點服務器吸引不少觀眾駐足。超高速正交架構、超高密度刀片、浸沒相變液冷、高壓直流供電等創新技術,讓這台超節點服務器綜合算力性能倍增。
人工智能迅速發展,正在賦能千行百業。本次博覽會上,許多機構、企業就展示了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先進成果。
旋扭、翻蓋、按壓……在國家電網展區,一台來自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的人工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在靈活操作開關和旋鈕,完成電力設備從關閉到運行的狀態切換。“這些操作以往主要靠人工。”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則逐漸升級為機器人自主作業、工作人員遠程監督與決策的新模式。”
在浙江省海港集團的展位,一名觀眾看著寧波舟山港的作業畫面發出贊嘆:“屏幕上的這些集裝箱卡車,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指揮著,忙而不亂。”“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智能集卡雲路徑協同平台’在發揮作用。”智港通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平台依托“5G+高精度定位+雲—車—路協同”技術,實時調整指令、規劃路徑、調度車流,有效解決了車輛空駛、交通擁堵和集卡死鎖等行業痛點。
在物產中大數科展位,一台無人車格外醒目。“這是我們無人安防系統的一部分。”物產中大數科低空經濟業務負責人介紹,該系統創新融合無人巡邏車、無人機與機器狗,以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式構建三維協同巡防網絡,如今已在多地開放道路應用。
以智能系統提升裝備效能,是“AI賦能千行百業”的重要方面。博覽會上,東風越野車發布了“特種領域全空間智能車輛系統”。“這個智能移動指揮系統,實現了集指揮、投送、救援、保障於一體。”東風越野車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應用,除了不斷變革生產方式,也以各種形式直接造福人們的生活。
“AI+醫療”是近年來人們關注的熱點。走進阿裡巴巴展位,“平掃CT+AI”醫療檢查方案的展台前人流密集。“我們發現,AI能夠觀察到平掃CT圖像中人眼極易錯過的微小差異。”工作人員介紹,阿裡巴巴達摩院探索以“平掃CT+AI”實現醫療檢查的“一掃多查”,幫助更多人早發現、早治療疾病。
人工智能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生機,是“AI+”的重要應用領域。
博覽會現場,“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文化展示項目“光影丹青”成了熱門打卡點,靜態古畫被轉變為融合視覺、聽覺與觸覺的多維藝術旅程。腦機接口、AR感知交互眼鏡、AI安全服務“數字專家”……各個展廳裡的新場景、新產品令人目不暇接。有參觀者感嘆:“很真切地體會到了數字技術的魅力,人工智能技術正在照亮數智未來。”
(本報記者金歆、劉軍國、谷業凱、原韜雄、竇瀚洋、竇皓)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0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